10月15日,寧強縣漢源街道金家坪村三組簡家溝的山體滑坡救援還在持續(xù)推進,現場救援力量正全力清理淤泥、搶修道路,力爭盡快恢復正常秩序。

這次山體滑坡是10月12日14時20分左右發(fā)生的,主要是受連續(xù)降雨影響。不過好在群眾轉移及時,2戶9人成功避險,沒有造成人員傷亡。
記者在現場看到,滑坡點一片狼藉,泥土和斷壁殘垣混在一起。多臺挖掘機不停運轉,一邊清理淤泥,一邊開辟臨時通道。救援人員還第一時間疏通了滑坡體后方的積水,防范發(fā)生次生災害。在安全區(qū)域,消防、公安以及街道、村干部,也在細致搜索,盡最大努力為群眾挽回財產損失。
“政府不僅及時安置我們,發(fā)放了糧油、被褥,今天還幫我們找回了一些貴重物品,挽回了我們部分財產損失,太感謝了!”受災群眾史文娟感激地說道。


災后多部門協同作戰(zhàn),同步推進道路疏通、塌方清理和積水排放,保障電力、道路、河道等“生命線”工程盡速恢復。漢源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蔣雪介紹說:“險情發(fā)生后,我們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轉移群眾、封閉管控滑坡點。應急、治安、自然資源、電力、公安等部門迅速聯動,先后3次疏通河道,用無人機調用兩套應急供電設備,供群眾應急供電。目前,電力已恢復、河道保持暢通,已清理塌方6000余方,預計10月15日晚就能搶通道路。后續(xù)還將把受災戶納入重點監(jiān)測,落實各項救助政策,協助重建家園?!?/font>
為了保障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,當地還立即啟動了安置幫扶機制,及時送去了糧油、被褥等急需物資。“我們已經妥善安置了兩戶受災群眾,還向他們送去生活物資和每戶兩千元慰問金。”金家坪村村支書金成寶說。


此次災害的成功處置,是寧強縣科學防災體系的一次實踐檢驗。據縣防汛辦主任王評介紹,今年九月以來面對持續(xù)強降雨,當地通過“專業(yè)排查加群眾自查”結合,嚴格執(zhí)行“雨前巡查、雨中檢查、雨后排查”制度,累計撤離群眾1450人,成功預報8起地質災害,避免12戶41人傷亡。


“五個提前”“三個延遲”“一個精準”的防汛機制,是當地守住安全底線的關鍵:涉險群眾、搶險隊伍、應急物資、包聯干部提前到位,風險區(qū)域提前管控;降雨期間群眾延遲回家、隊伍延遲歸隊、干部延遲返崗;同時健全精準預警響應機制。今年以來,寧強縣已安全轉移群眾19401人,還通過培訓巡查責任人、印發(fā)8萬余份防汛知識手冊、入戶宣傳等方式,提升群眾風險規(guī)避能力。
截止目前,簡家溝受災群眾生活保障到位,道路、電力等基礎設施修復有序推進,后續(xù)災后重建工作將逐步展開。